- 第1集
- 第2集
- 第3集
- 第4集
- 第5集
- 第6集
- 第7集
- 第8集
- 第9集
- 第10集
- 第11集
- 第12集
- 第13集
- 第14集
- 第15集
- 第16集
- 第17集
- 第18集
- 第19集
- 第20集
- 第21集
- 第22集
- 第23集
- 第24集
- 第25集
- 第26集
- 第27集
- 第28集
- 第29集
- 第30集
- 第31集
- 第32集
- 第33集
- 第34集
- 第35集
- 第36集
- 第37集
- 第38集
- 第39集
- 第40集
- 第41集
- 第42集
- 第43集
- 第44集
- 第45集
- 第46集
- 第47集
- 第48集
- 第49集
- 第50集
- 第51集
- 第52集
- 第53集
- 第54集
- 第55集
- 第56集
- 第57集
- 第58集
- 第59集
- 第60集
- 第61集
- 第62集
- 第63集
- 第64集
大明风华第30集剧情朱高炽病情加重回天乏术 朱瞻基劝朱棣退兵被训斥
朱瞻基拿起了明军的大旗,喊着口号带着明军勇猛地杀向敌军,因为风沙阻挡士气颓废的明军看到朱瞻基的举动,都一鼓作气地跟着朱瞻基一起往前冲。在明军冲向前之时,天气突变下起了大雨,对明军形势相当的不利,但朱瞻基却一点也没有退缩。敌军用两条铁索链,想要夹住勇猛杀敌的朱瞻基,将他给俘虏住,可没想到朱瞻基却勇猛地挣脱了,还杀了个回马枪。朱瞻基一马当先打头阵,虽然非常勇猛,却还是因为天气的影响,让明军损失两万伤亡惨重。朱瞻基回营后,先去看了一眼军中受伤的士兵,然后便去安慰朱棣,同时为两翼的将军求情,让他们免于被朱棣斩杀。朱棣免了两翼将军的死罪,同时接到了朱高炽的折子,明白自己被草原上这个没有露面的新首领给算计了。马哈木为明军大败,在营帐中与其他各部的首领喝酒庆祝,突然有人提及瓦剌没有派兵出战的事情,惹得马哈木脸色非常的难看。马哈木沉默了一会之后,才说明瓦剌是一把利刃,他不能轻易使用,同时让他们别在此时提及此事,以动摇军心。杨士奇他们正打算跟朱高炽商量,朱棣大军错失了撤军良机的事情,想让朱高炽帮忙想一个万全的退兵之策,可没想到朱高炽得知这一消息,直接就吐血病倒了。太医为朱高炽诊了脉,确定朱高炽的病情更严重了,太医已回天乏术了,这让杨士奇听了很是担心。朱高炽的病情,关系着大明的安定,杨士奇不能让他的病情外露出去,所以找了一个理由将太医诊脉的方子没收了,同时不准太医外泄此事。杨士奇找其他两位兵部官员商量,打算把朱高炽的病情给压下去,不想让朱棣知道,他怕在朱棣身边的朱高煦和朱高燧会趁机有别的动作,更怕大明的江山再经历靖难之役这样的惨况。杨士奇等人都认为,要想大明的江山稳固,就必须倚仗朱高炽这一脉,而他们也都是太子的死忠党,所以无论如何都得替朱高炽守好这个江山。朱高炽病得很重,张妍不想让朱高炽再操劳国事,把兵部的人都给轰了回去,可朱高炽却不管这些坚持要去议事,因为朱瞻基还在战场之上,他不能舍了自己的儿子不管,让张妍也没办法再说阻拦朱高炽的话。朱高炽去跟杨士奇他们讨论前线的事情,正议论朱棣不听劝,不肯退兵的事情之时,朱高炽看到了军报,得知杨士奇做了换防的部署,还调了山东的倭军,让他特别的生气。朱高炽提醒杨士奇,京城驻地换防如此大事,没有向上奏报,是要等着掉脑袋的,让杨士奇他们回去跟家人好好告个别。杨士奇看朱高炽不认同自己的安排,他只能跪下恳求朱高炽,把现在的形势告诉朱高炽,让朱高炽知道他这样做,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着想的,他也可以等大军平安归来后以死谢罪。虽然杨士奇的出发点是为了大明的江山,可朱高炽仍认为,这不是最好的方法,因为朱高煦和朱高燧不可能对此事一无所知,所以他必须想一个更好的方法再谈此事。朱高煦和朱高燧主张挺进三峡口,占领鞑靼的大营,可朱瞻基认为,三峡口就是一个险地,他们一入三峡口就是落入陷阱,所以跟他们激烈地争执了起来,想要劝说朱棣退兵为上。朱棣坚持要继续打下去,听到朱瞻基的退兵主张,他忍不住训斥了朱瞻基,并让朱瞻基率兵攻下三峡口,否则提头来见。朱瞻基没办法反抗朱棣,只能领下朱棣的命令,带着怒气去准备。马哈木跟其他首领商量战役的时候,得知阿鲁台至今还没有截断明军的粮道,于是下令将阿鲁台的使者给斩杀了。鞑靼等部的首领非常愤怒马哈木的行为,都想反抗马哈木,可因为马哈木的领兵能力,能保他们在草原上的平安,所以他们只能继续听命于马哈木。马哈木为了稳定军心,决定在三峡口一战让瓦剌的士兵冲当先峰,但同时又偷偷留了一万的主力给也先,想为瓦剌留一点血脉。于谦得知朱瞻基没有劝服朱棣,他只能努力劝说朱瞻基不要出征,因为三峡口就是明军的葬身之地,可朱瞻基却认为,朱棣现在听不了别人的劝,只有自己死在了三峡口,才有可能让朱棣醒悟,所以执意要出征。